经典老歌 2018-10-16 11:28
多地自然保护区遭侵占损害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查询生态环境部官网注意到,生态环境部近期针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组织系列督查检查,发现7个自然保护区仍然存在大量工矿、旅游、养殖、房地产等违建项目,侵占破坏保护区,损害生态功能;相关地方党委、政府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,甚至违规审批、虚报情况、敷衍整改,自然保护区违规开发建设活动未得到有效遏制。
其中,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的扬子鳄种群繁育基地,同时还有云豹、黑麂、梅花鹿,水杉、银杏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,生态价值十分重要。但督查发现,宣城市泾县经济开发区长期违规侵占保护区双坑片区核心区土地近300公顷,严重破坏扬子鳄栖息环境。
9月26日,生态环境部就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区问题约谈了多位相关负责人,约谈要求,有关地市(州、区)政府和林业厅(局)要切实提高认识,加强监督管理,狠抓问题整改。相关整改方案及查处情况应在20个工作日内报送生态环境部,并抄报相关省(市)人民政府。生态环境部将适时组织抽查,推动地方整改到位。
在生态环境部9月2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,对自然保护区违规开发建设问题频发的原因,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指出,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认识不深入,重视程度不够;其次是有的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守法意识淡薄,知法违法,依然为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“开绿灯”;另外,法律制度不健全,处罚偏轻,违法成本低也是原因之一。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社会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