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IP重塑 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哪些改编
哪吒这样三岁小朋友都知道的神话人物,如果老老实实拍一版常规模式,无论笑点铺得多密集、特效多到位,效果恐怕都很难和惊艳二字挂钩。超级IP流传数百上千年的影响力,对于新编来说是宝藏也是压制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优秀,在于用符合现代审美的眼光做了一次非常风格化的取舍,新纪元审美内嵌、破而后立。
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一开场,舒心酱就被画外音的一口四川普通话逗乐了,听惯了字正腔圆的配音、突然听到如此塑料味的口音,莫名有喜感。有意思的是,开头结尾处的画外音这位太乙真人很努力郑重讲川普,而平常剧情中他则是一口地道四川话,看来对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分得很清楚、蜜汁反差萌。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说团队做了功课,原著里太乙真人的道场在乾元山,也就是如今的川北地区,理应是一口四川口音。
如果简单认为哪吒之魔童降世依靠方言在听觉上的新鲜感来讨巧,那真是看扁了他们,口音背后是对传统神仙角色刻板模式的解构与新塑。常规仙人要么是正面的仙风道骨形象,要么是负面的野心家,唯一的可爱系猪八戒也一早被定型,但哪吒之魔童降世里这个混师父不同,他活得很巴适、有人间味,配音和形象画风高度一体化、很完整。
无论是这个涮火锅味的师父,还是一口一个老娘很彪悍的母亲,抑或是很抢镜的抠脚壮汉长相、做作少女音色路人甲,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每个细节里都渗透着对既定角色的重新思考、审慎解构、再度塑造。不论你将这种动画中的这种审美解读为荒诞、无厘头还是审丑,都要承认哪吒之魔童降世跳出了既定条框、完成了一种新风格的自洽构建。更为重要的是,影片在旧设定的基础上、完成了新型人物关系的梳理。
影片中最打动人的核心之一就是哪吒和父母的感情,和父亲的一段戏尤其戳泪点,哪吒之魔童降世版李靖陈浩也被网友盛赞太苏、太暖。事实上,原著里哪吒的父子亲是很淡漠甚至带着仇视的,哪吒曾说你托塔一日我就放过你一日,塔不在了我就来取你性命。但电影中不同,原著更像父权的象征,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则更侧重父爱。
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保留了传统势力式的父权结构,但将其转嫁到乡邻们的舆论压力和三年后天雷劫的命数之上,而将纯粹的父爱如山留给了李靖。换句话说,主创团队使用了哪吒的零星素材,却再造了一场关于教育、关于先天宿命与后天选择的探讨。由此也引出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最燃的部分,命运的歧途那么多 ,爱恨选择一念之间,是魔是仙我命由我不由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