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老歌 2019-01-24 09:25
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,两岸先后开始大踏步的现代化改革,经济社会有了大发展,市民文化再度兴起,文艺市场面临着巨大的缺口。由于台湾先行一步,成为了大陆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,再加上一般认为台湾的传统文化保留及其现代话改造方面的成功,台湾文化成为大陆填补文化消费的巨大来源。琼瑶、三毛、余光中、林清玄、张晓风等等,正好在是时代风口下起飞,滋养了几代在革命话语叙事下成长起来的读者们。让我们在秦牧、杨朔、巴金之外,看到了文学的另外一种存在,可以如此贴近内心世界,慰藉心灵。对于出版商来说,引进这类作品既能获取丰厚的市场回报,还不用担心意识形态方面的风险,何乐而不为呢。
还有,就是流行媒介的变化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市民文化兴起,彼时互联网还是稀罕物,不具备大众基础,流行的是各类报刊杂志,《辽宁青年》《世界博览》《读者》《青年文摘》等杂志与大量的都市报组成了市民文化的风景线,他们对林清玄类的作品有着巨大的需求,每本上的文章阅读者往往都在十人以上,可以说林清玄们在当年就已经创造着“篇篇十万加”的传播奇迹。同样因为作品淡雅宁静,他不少作品如《和时间赛跑》《桃花心木》等都曾入选语文课本,成为阅读理解题库之一和中小学生作文素材库。所以他的作品在都市人群和学生群体中影响巨大,不少书都曾创造过销售百万的纪录。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社会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
娱乐08/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