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集:长孙皇后将李安澜压入天牢 侯君集挑拨李承乾李泰兄弟之情
侯君集托女儿送信给李承乾,在信中告知她魏王欲取他而代之,鼓动他拉拢朝臣,讨好圣上,他日才能呼风唤雨,达成心愿。李承乾看信后焚毁,这时有人报云烨在外求见,他拒绝了云烨,却开始提笔给侯君集回信。
云烨见不到李承乾,只好去见唐太宗。唐太宗问他是否早就猜到李安澜的行动,云烨只好道自己是猜的,唐太宗也无心怪罪他,只是道此事功过相抵,只是李安澜执意不肯说出幕后使者,他希望云烨能说服李安澜,别中了小人奸计。
云烨得到圣谕去熏风殿见李安澜,玲珑看到他十分欣喜,李安澜看到他按下心中关切,还是装作面无表情。李安澜不想拖累云烨,执拗道自己一定要为母亲报仇,让他不要再管自己。云烨知道李安澜并没有证据,他认为唐太宗不可能杀了李安澜母亲,提出自己会帮李安澜查清真相,如果是真的他就和她一块报仇,然后远走高飞。李安澜心中对他又爱又怜,但害怕连累田和子,还是不肯说。
李承乾上书给唐太宗承认了自己的错误,言辞恳切,长孙皇后也在一旁帮他说好话,唐太宗本来也不是真的责怪李承乾,只是看他太看重儿女私情,行事优柔寡断,心中不免有些失望。长孙皇后提出给李承乾立太子妃,也许能够帮他收敛收敛性子,唐太宗叹气道也是时候了。
云烨到那日看到李安澜的店铺,发现那家店铺已经被士兵团团围住。士兵告诉云烨,前几天西市有辆马车着火,马车上居然有具尸体,据查马车就是从这家仁爱堂发出的,他们过来核实情况,可店里一个人都没有。云烨跟随士兵去看了尸体,人若是烧死应该是张着嘴的,可那尸体却双手捂着嘴,这让他觉得十分奇怪,果然,等扒开那人的嘴,他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圆球。
侯君集为了逼唐太宗处置李安澜,派人在街上散播李安澜为母报仇刺杀父亲的事情,尽管官兵很快将说书人抓了起来,这事还是传的满城风雨。长孙皇后听闻此事,到熏风殿质问李安澜是否真的在出征大典上刺杀了李世民,李安澜毫无畏惧地承认并且表示愿意承担后果,长孙皇后便命人将她压入了大理寺打牢以堵住悠悠众口。玲珑主动请求跟随李安澜一起,长孙皇后便让她到天牢当厨奴照顾李安澜。唐太宗得知此事第一次对长孙皇后发了大火,长孙皇后坚持此事已经不是家事,更关系着大唐的安危存亡,就算陛下不愿,她也必须这样做,这是她作为一国之母的职责。
云烨进宫面见圣上碰到了侯君集,从他口中得知李安澜刺杀圣上的事情已经闹得满城皆知,皇后已经将李安澜压入天牢,只怕事情再继续下去,陛下不得不公开处置李安澜。侯君集的目的已经达到,陈彪提出是否要立即除掉她,侯君集确认为此事不急,他们只需要再加一把火,就能够让他们父女相残。
云烨在宫外等了一天才等到唐太宗接见,他对李安澜入狱十分不满,甚至赌气要求唐太宗让自己也一并入狱,与李安澜同生共死。唐太宗本来怒气已经上来,但听到这句话却突然感叹自己不如他,无舌在一旁劝解道其实最无奈的就是圣上,缉拿李安澜是皇后的决定,圣上又何尝不心痛。云烨告诉唐太宗自己已经查出一些线索,无奈李安澜被关入狱,不方便探视,唐太宗便令无舌给了他一道令牌,方便他尽快查出真相。
云烨去探望李安澜,李安澜却看也不愿看他一眼,还绝情道他已经是有家室之人,两人已经再无可能。云烨见她如此倔强,又气又急,告诉她自己已经答应唐太宗十日之内不查清真相就提头来见。李安澜听了这话又心痛又担心,一下不知该如何是好。公输木乔装潜入大牢,告诉李安澜田和子已经遇害,他正在暗中调查凶手。李安澜不由联想到了那个对田和子有恩之人,很可能他才是推动一切的幕后凶手。两人正在交谈,玲珑突然端着汤闯了进来,公输木想要杀人灭口,幸好玲珑及时制止了他。得知玲珑能够随意在牢内走动,公输木决心和她里应外合在十日内救出李安澜。
唐太宗收到李承乾上书的忏悔奏折解除了他的禁闭,无舌提醒他今日圣上烦心事甚多,安阳的事情还没有解决,民间又发了蝗灾,切不可再惹怒圣上。李承乾探查灾情,正好碰到魏王意气风发地安抚灾民,侯君集趁机让李承乾提防魏王,如今他的权力也被魏王架空,魏王又处处收买人心,一旦他掌握了更多权力,必将威胁到李承乾的太子之位。李承乾回到宫中,长孙皇后又提起了立太子妃之事,李承乾本想推诿,但见拖无可拖,只好提出要立侯小妹为太子妃。
云烨召来几位能工巧匠,想打开田和子留下的圆球,有人认出这种设计很像传说中的鲁班锁,一旦硬要砸开,触动机关就会毁掉其中的物品,而这种技艺只有墨家人才会。